设计思维:商业升级改造的核心逻辑
18 March 2022

CAN董事熊嘉伟(Gary Xiong)在建筑设计和项目管理方面拥有超过14年的专业经验。凭借对本地业界的认知和国际视野的结合,Gary总为不同规模和类别的项目锦上添花。他今天特意与我们分享在商业物业管理中的5个W核心元素。

何时(when)是最佳的改造时机?
为何(why)我们需要重塑项目?
谁(who)是目标受众?
翻新的重点在哪里(where)?
建筑改造有何(what)优势?

当一个设施不再吸引优质租户或不再与城市肌理互相呼应时,那就是探索新设计和转换形象的时候。购物中心的价值包括”地块价值”和”物业价值”;前者取决于商场的位置,而后者则取决于整个项目的维护、设施和卖点等,这就是商业需要通过重塑以保持竞争力和迎合市场需求的原因。

拥有或管理房产的人,例如业主或项目经理,必须以新视角去看待他们当前的房产。他们需要了解购物中心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阶段,确保商业在失去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前进行翻新。就购物中心而言,装修、翻新、品牌重塑和活化更新等术语,针对整体改造的力度,将改造项目分为超大型、中型和小型的改造。超大型-“根据地块特色进行全面的重建和改造”。大型-“大规模的扩建或改建并加入新建筑部分”。中型-“提高空间质量但对现有空间的影响有限”和小型-“较低程度的战略性干预:旨在善用没被充分利用的空间”。所以说翻新的规模由商业建筑本身决定。

北京中关村广场改造项目

北京中关村广场改造项目属于”超大型”规模。项目旨在将一个孤立的地段改造成公园式的商业街区,创造一个融合艺术、文化和创新设计的地标,满足新一代的需求。CAN首先考虑灵活性的设计,竭力在实际限制内进行探索,尽可能以最低成本将改造后的回报优化。毕竟,以最少投入成本换取最大成果是我们的核心原则。

我们为这改造项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了解该地区的历史、生活品质和集体回忆,从而探索新的零售生态和商场的新机遇。我们的重点设计包括突破中关村公园原有的传统格局限制,打开封闭的城市界面,打造更灵活、通透的空间交互。项目将绿化公园渗透到各层次空间,以立体的三街连接项目的两个广场节点,保持绿化覆盖充足的同时促进人文交流。设计把地面商业街区化, 同时将地下商业地面化,让公园自然渗透到地面,人自然流通到公园各空间,进一步契合项目整体的创新定位。

Previous
Next

项目重塑不仅关乎经济考量,而是转型理念

城市发展就像一场时效性的竞赛,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目标,房地产项目不时需要进行品牌重塑,焦点同时放在物业和它的周边。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机场设施。

机场不再仅作为转乘空间。我们有幸参与中国一个大型机场航站大楼的改造项目,负责提供室内和标牌设计。该项目旨在重塑一个日久失修的机场,将其转型为有着地区特色的目的地,设计以增值服务、智能机场设施、绿化以及提升零售和餐饮的体验为导向。

满足并超出客户的期望是我们的使命

韩国仁川Lotte Port Mall的城市更新方案是另一个例子。该国际设计竞赛方案旨在通过对原仁川巴士总站和Shinsegae 百货商场的整体更新改造,打造全新的体验式商业中心和公共空间,无缝连接仁川巴士总站。

我们根据社区需求,制定了一个理想的项目方案,協助客户构思一个渐进的阶段性演变,引入住宅、办公大樓、零售和娱乐設施,在未来10年内陆续将购物中心转型为一个多姿多采的社区枢纽。我们的设计充分利用TOD的独特优势,以立体的思考人行流线策略打造一个充满体验与空间变化的购物中心。设计将重塑都市景观轴线,有机地串联起城市绿轴与一流品质居住社区,为旧城中心注入新鲜的商业活力。

改造、翻新、品牌重塑和活化更新有着多方面的力量,前4个W(何时、为何、谁、哪里)因项目而异,但就改造有何优势而言,答案总是一样的。透过改造和翻新不仅可延长物业的生命周期和减少碳足迹,还可保存现有的产业,帮助它们以全新形象重新吸引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