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CAN 出席珠海学院论文评审

CAN 出席珠海学院毕业论文评审18 March 2022 CAN总监叶希芃(Stephen Ip)上周受邀成为珠海学院建筑系硕士毕业班2022年度毕业论文评审的客席评审之一。 “感谢珠海学院的邀请,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在学校与其他建筑师和教授分享建筑设想,讨论和探索广泛的特定香港建筑主题。我与所有专业人士和学生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讨论了不少创新解决方案为可持续未来设计的新想法,我期待与年青新一代打造更美好的城市。”CAN 部门总监 Stephen Ip 说。 在 CAN,除了支持本科生外,我们很高兴欢迎具有新鲜想法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主动的本科生加入团队,并通过 CAN 的实习计划释放他们的潜力。我们期待尽快分享更多内容。 相关动态

CSR|CAN Attends CHARCH Architecture Thesis Review

CAN Attended CHARCH Final Thesis Review 6 June 2022 CAN Engages with Next Generation CAN’s Divisional Director Stephen Ip was invited to be one of the guest critics for the 2022 CHARCH M.Arch Annual Final Thesis Review at the Chu Hai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last week. “Thank you CHARCH for the …

Events | CAN Celebrates World Environment Day 2022

CAN Celebrates World Environment Day 2022 02 June 2022 To mark this year’s #WorldEnvironmentDay on 5 June, we sit down with Stephen Ip, Divisional Director, to share his passion for green design, and how did he use recycled glass to design and rai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With OnlyOneEarth in mind, Stephen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

活动 | 2022世界环境日专题对话:升级再造 打造绿色设计艺术

2022世界环境日专题对话:升级再造 打造绿色设计艺术2 June 2022 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只有一个地球” 。鼓励大众推动践行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必须保护其有限的资源。我们与CAN 总监 Stephen Ip对话, 邀请他畅谈如何以环境设计为客户和社区带来正面的社会、和可持续影响。Stephen 一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更透过参与不同建筑比赛或展览把绿色设计的信念实践,以美感宣扬环保讯息,以设计鼓励大众改变日常生活习惯,改善香港玻璃回收及再造的发展。 Stephen 参与再生玻璃的竞赛及展览包括 :2018年「绿在湾仔.概念设计比赛」、2019年南丰纱厂设计的再生玻璃塔、deTour 2020 的获选作品《再生·玻·螺·游》、2022年等将军澳广场冰屋装置等。 1. 可以分享一下你用回收玻璃瓶打造不同设计作品的历程吗? “几年前,我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了环保署的比赛去建一个回收站,当时我们因应这个题目打算利用一些回收的玻璃瓶变成比赛建筑物料的一部分。后来2.0有机会参加建筑双城双年展,我们希望制造一部机器,可以与观众互动。大家按下机器便可压碎玻璃瓶,我们再回收玻璃碎片。然后到3.0,我们把上次压碎的玻璃给予新生命,因而用玻璃碎片造成再生玻璃砖。 在deTour 2020设计节中,我们的展品「再生. 玻. 螺. 游」以再生玻璃砖,螺旋状结构形成不同尺度大小的公共空间,砖与砖之间半透明和带孔洞的表面,塑造出多样化的体验互动方式,与日常经验中的公共空间形成强烈对比。 其后我们再改建,为玻璃赋予三次生命。最近期的是几个月前在将军澳商场的艺术冰屋装置。我们再以再生玻璃为素材,筑成充满梦幻感的绿色圣诞小镇。其中阔达6米的壮丽冰屋,由超过1,000块再生玻璃砖,相等于超过2,500个玻璃樽制作而成的艺术装置。展览完毕后,我们亦再把装置部分拆卸,转化成蜡烛台和其他物品。我们仍然在探索回收玻璃的可能性。” 2. 为什么会想到以再生玻璃为媒介进行设计? “多年前我们参加「绿在湾仔」的比赛,在构思回收站设计时,想到湾仔区内有很多酒吧,既然每天都有大量玻璃樽弃置,不如好好利用作为建筑物料。同时我们发现香港的玻璃回收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只有大约10%左右的玻璃瓶被回收,导致环保再生缺乏原材料发展。所以我们希望积极发掘并延续再生玻璃的生命周期,变成有用的资源,亦希望把回收玻璃樽的讯息更广泛地推广给市民大众。” 3. 回收的过程是怎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回收玻璃的过程其实毫不简单,回收商会到餐厅和酒吧收集使用过的玻璃瓶,把空瓶集中至厂房清洗、分离及筛选,进行颜色分选后后再将其打碎成粒状,经风干后才能把它们制成砖块。当颜料加进玻璃之后,实际颜色可能会稍有偏差,因此试色阶段是最花时间的,要经过反覆的试验和研究,才可以打造绚丽多彩的成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亦亲身到这些垃圾厂房里进行分类工作,同样非常难忘。” 4. 你覺得再生玻璃可怎样应用於建築上? “回收玻璃经熔融后,可与树脂混合成为一款半透明、相当耐用的新型再生建筑物料—再生玻璃砖。有如早前提及的艺术装置,我们使用了超过1,000块再生玻璃砖,我们希望向社会展示再生玻璃的可能性和空间,研究将再生玻璃推广作建筑幕墙及室内屏风等用途上。我们相信再生玻璃有助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物料不单是回收,更是升级再造(Upcycling)。” 5. 作为建筑师,你对于培养下一代的环保意识有什么建议? “我认为行动于与實踐是最重要的。我是三个孩子只有几岁,但我已从小教育他们开始参与家里的垃圾分类。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将废物带到我们家里附近的回收点,这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当我的孩子与我的设计互动时,我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觉得特别欣慰,我亦很高兴他们同时了解回收对环境的重要性和好处。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和建筑师,我有责任为我们的下一代打造更宜居可持续的环境。同时,所有人都可以贡献力量,改变现状。” 相关动态

Insights | Stephen Chow: Designing the Future Workplace

Stephen Chow : Designing the Future Workplace 12 May 2022 What should be the focus of the #futureworkplace? CAN Design Limited’s Managing Director Stephen Chow shares how he crafts the CAN hub as a cradle of creativity and discusses the future of the new dynamic workspace. Company values set the tone for how employees communicate …

思维观点 | Stephen Chow: 重构未来灵活办公空间

思维观点| Stephen Chow: 重构未来灵活办公空间17 May 2022 CAN 常务董事周汉邦 (Stephen Chow)擅长将环境生态和市场需求融入创意设计,从而提升资产价值。为启发团队成员的创意,Stephen精心打造CAN工作室,期望它成为创造力的摇篮。Stephen 将于本文与我们分享CAN办公设计,以及探讨未来工作空间的关键。 企业价值观为员工与客户以及彼此之间的沟通方式定下基调,我们认为沟通是共识的基础,对于建立共同愿景至关重要。CAN鼓励团队以不同形式,在工作场所透明公开地交流。CAN Hub是集体智慧的起点,团队成员带着各自的目标来到这里,透过协作与共同贡献,为公司的未来开天辟地。 通过协作打造非凡设计,不仅是团队强调的主张,这个理念还渗透到CAN的大本营之中。工作空间采用了开放式设计,以促进同事之间的互动;通过移除墙壁和隔板,突显了无等级之分的工作环境,团队成员之间的隔膜亦得以打破。 随着科技和通信的发展,在家工作已毫无难度。如何设计工作空间,以营造无法呈现在远程工作的归属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毕竟,称心的工作环境不仅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它同时有利于员工的心灵健康和整体福祉。 Q:您认为工作空间设计对员工的敬业度或归属感有影响吗? A:绝对有,物理环境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舒适度,拥有基于活动设计或混合空间的开放式办公室,可以强化员工之间的日常协作。这种现代工作场所的设计,概念源于利用共享的工作空间促进动态创新,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种互动正正是CAN集体智慧中的重要元素。拥有一个开放布局,同事之间感觉更亲近,就如我们呼吸着同一口空气,很自然能提升彼此的归属感。 Q:如何用室内设计来定义CAN的品牌? A:由于我们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国家并有着不同背景,我们的文化和工作理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集思广益和讨论。我们不需要哪种强调阶级,即管理层拥有豪华和宽敞的办公室设计;我们主张一体化设计,更需要一个多功能空间来讨论及举办不同的活动,例如知识分享会或跨学科研讨与交流。CAN工作室的设计,反映了我们接受不同意见、想法和需求的开放心态,它们是员工和公司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 CAN 将员工的福祉放在首位。优质的工作空间有助舒缓工作压力,以及提升工作效率,员工身心灵的健康对我们相当重要。我们的团队成员都将个人收藏和摆设带到CAN Hub创意荟,提升了这里的亲切感。有说家园在心,所以我们将工作室打造成员工的「第二个家」。 Q:就以上的趋势而言,您对未来办公空间的新设计有何见解? A:我们凭借专业知识,承办不同规模办公室的设计工作。作为设计师,我们有宏观愿景,然而却从小处着手。同样地,我们设计工作场所时会涵盖不同学科,包括办公室规划、大堂公共区域的室内设计、体量布局设计和立面,甚至在总体规划中的不同大楼,采取不同设计方针。 灵活性是现代办公室的关键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少人开始考虑在家工作。办公空间需要具有移动性和灵活性。它不再仅是具有建筑方案的硬件,还是一种确保所有日常运作也能通过在线连接进行的软件方案。有些时候,尽管员工在同一个空间,他们都只会留在座椅并利用视像会议沟通。这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改变设计以应对人们对公共间的需要,即使在公共空间构建花园,我们也应该与众不同,以从传统设计中脱颖而出。 Previous Next 现正走向未来的办公室设计 活在大流行时代,我们明白到,未雨绸缪就是生存秘诀。对于公司和企业而言,这还意味着它们需要随着需求的变化对办公室进行改造。您的公司可能不再需要很多空间或需要新类型的设计。能够灵活地变更设计是关键,包括能快速更改办公家具设施以满足您的需求。 未来的办公空间是一个方便互动和思想交流的地方,综合体开发日后将会成为重点。您可能想知道综合体项目如何演变为智慧城市,这全靠不同用途的建设之间协同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用户如何适应最新的工作环境,并将它演变成一个可持续、通勤和互动的空间。 相关动态

项目 | CAN揭晓麓坊中心设计

CAN揭晓麓坊中心设计 打造一场穿越「山、原、林、川、霄」的冒险之旅20 May 2022 CAN欣然宣布获委托为重庆麓坊中心提供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该TOD综合发展项目由两个地块组成,涵盖购物中心、特色街区商业、写字楼等产品业态,是悦来创艺城的重要节点。 麓坊中心位于重庆悦来创艺城——两江新区的重点发展区域,两江新区作为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秉持可持续规划理念,旨在打造宜居生态示范区,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基地紧邻地铁王家庄站,位于关键水、陆、空交通枢纽辐射范围的重合区,交通便捷,可达性高;距离热门商圈仅十余公里,经济区位优越。 CAN设计团队通过「多维度的场景交互」实现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体验及渝文化风貌的全新再现。设计结合重庆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势特点,从多维度无缝、巧妙地将人行流线与区域零售、餐饮市场、购物中心及办公等主题功能建筑串联,致力于创造集城市门户形象、都市绿洲和创意文化空间为一体的聚集地, 构建出全新的城市商业体验。 为响应宜居生态示范区的中心思想,CAN设计团队秉承文化、艺术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丰富的自然形态的「山、原、林、川、霄」五大主题场景界定新零售商业、主题休闲街区及智慧生活办公等功能分区,营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同时打造个性分明且有机整合丰富的业态。 Previous Next 设计带来更强的社交属性,为访客打造一个探索不同自然环境的生命旅程,从空中到地下无缝连接东、西两个地块。在场景紧密连接的同时,自然元素的多维度穿插让方向感更加明确。设计同时考虑到与相邻轨道交通通道的整体设计,地下空间与相邻轨道出入口联通,实现互联互通和便捷的交通转换。CAN的设计追求现代、智能与生态风格的融合,同时仔细考虑交通节点与行人动线的整体平衡。 “麓坊中心被视为未来生态城的先驱,这不仅是一个综合体,更是以文化、艺术和自然元素,结合生态、交通和商业相辅相成的模式而成的综合目的地。我们打破传统的TOD发展模式,以独特的设计呈现升级版交通导向型开发的空间营造(Transit Oriented Place-making “TOP”), 集城市门户形象、都市绿洲、创意文化空间为一体,从而创造一个宜居的新综合区。” CAN常务董事Stephen Chow表示。 项目设计有别于传统商业街,在空间规划顺应场地不同标高布置商业村落,并在其中心通过一条多维度的螺旋坡道连接建筑体量,在提取山林有机形态的同时,将四周的商业建筑无缝串联以打通人流动线。主题建筑的设计非常有造型感,未来势将成为区域商业的标杆和网红打卡点。 塔楼则通过顶部退台的设计手法,以不同的高度上呼应周边城市重要节点和景观,让人即使身处「山谷」, 也可尽情享受耸入云霄的高度。在打造空中花园的同时,利用竖向语言作为立面的主要元素,保持一定韵律感的同时,形成独特的阶梯状形态,使塔楼更加符合时代精神。麓坊中心的设计将为两江新区创造多维度、注重探索与体验的生活方式,成为展现在地文化与风貌的全新门面。 项目资料: 项目地点:中国重庆 客户:成都万华投资集团 占地面积:78,800平方米 类别:综合体、商业零售、办公 服务范围:总体规划、建筑设计 相关动态

Insights | Ada Ng: Rethinking Luxury Retail’s Future

Ada Ng: Rethinking Luxury Retail’s Future From traditional exclusiveness to personalized lifestyle25 April 2022 What is the interiordesign trend of the new affordable luxury? CAN’s Director Ada Ng shares her insights on the luxury malls of tomorrow. Championing a belief that design is all about the quality of life, Ada strives to adopt humancentric design …

思维观点 | Ada Ng: 以人为本 打造现代轻奢商业空间

Ada Ng: 以人为本 打造现代轻奢商业空间18 March 2022 轻奢商业空间应该如何设计?我们如何为轻奢商业空间创造美感和个性化体验?轻奢契合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趋向,沉浸式体验个性化消费已成为新零售时代的关键词。CAN董事吳婷茵 (Ada)将于本文与我们分享轻奢风格、美学与商业空间设计的关系,以及团队未来动向。 Ada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拥有超过17年的专业经验。她曾多次参与亚洲一众获奖项目,包括重庆光环购物公园、香港圆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希慎广场等。Ada深信设计旨在提高生活质素,她致力打造以人为本的设计,通过独特的设计思维来构思和塑造别有格调的空间,让访客体会到生活与空间的互动关系。 为传统高端零售升级改造 过去近80%的零售消费都在商场进行,商场项目多年来都是消费主义和实体零售中心的象征。但时移世易,那个时代经已过去。随着消费者对沉浸式和独特难忘购物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数码原生代和新冠狀病毒的出現,越來越多消费者轉向网上购物,传统高端商场的人流量近年急剧下降。如果业主和零售商希望在未来十年内留住顾客,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不得不重塑零售项目。 以往高端星级零售项目都爱树立唯我独有的形象,以尊贵和无懈可击的服务作卖点,与客户之间往往有着微妙的距离; 这个取态在追求个性化购物体验的今天,传统高端零售需要创新求变。 Previous Next Z世代 – 高端消费新势力 Z世代成长于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他们追逐急速提升的生活水平,同时是名副其实的数字原生代,他们擅长以技术融入交流和娱乐,成为了全国50%以上的高端销售增长的驱动因素。正因如此,不少销售额出色的高端品牌早已调整业务策略,以迎合日益增长的年轻时尚消费者。 Z世代是自由消费者:乐观、不拘束,并且倾向于”随时随地购买产品”。Z世代是个人主义者,并同時希望主宰自己的生活,因此市场对个性化的需求有增无减。对Z世代来说,高端意味着自我表达─前瞻性思维并倾向有自己的一套表达方式。高端消费有着提升他们生活质素的意味。Z世代拥有独有的消费模式,轻奢是未来消费的主流,指的是“能够负担得起的奢华”,崇尚“无负担、有品质”。他们更加注重细节、质量、品味、创意及个性文化。 现代轻奢的定义并非来自品牌本身,而是由那种经品牌协助而精心策划出来的生活方式来定义。事实上如果商场不提升购物体验,实体商店几乎会变得可有可无。未来的购物中心应该被设计成多元化的平台,让品牌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与顾客联系并携手打造品牌路线,营造一个懂得欣赏品牌价值的社区。零售环境不应再采用饭店大堂般的豪华设计,而应打造一种让访客感到亲近和难忘的体验。我们的角色,就是突破传统购物环境的框架,并提升公共空间对任何形式转型的灵活性。 Previous Next 以人为本的零售体验 智慧城市的发展催生了大数据的扩展和技术的使用,为高端零售商提供了跟富裕消费者互动的渠道。我们可以期待高端商场将演变成社区热点或探索空间,与访客建立情感联系会成为关键,日后的项目会着力交付符合大众精神需求的场景,而非单纯硬销产品的空间设计。新鸿基和香港置地等开发商已经开始投资综合体项目,并采用以人为本的方法为访客创造更有吸引力的体验。 Ada 现正积极带领团队密锣紧鼓地筹备多个位于国内的轻奢商业项目。例如团队目前正在中国南京打造一个国际旗舰商业,由于项目坐落在一个传统文化与创新元素交汇的地段,故我们的设计,旨在打造一个荟萃无与伦比的奢华、时尚、高端美食以及艺术和文化体验的多功能目的地。我们充分考虑到项目高端的商业定位,打破陈规,引入创新升级的商业。设计对目标客群进行深入分析,重新定义奢华风格与格调,带出精雅高级的感觉之外,更能体现人文价值,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全新聚点。 如果购物中心或商店不能提供流连忘返的体验,消费者就没有到访的理由,因为在线购物已变得非常方便。我们相信顾客偏向钟情拥有休闲和娱乐元素的综合体项目,他们可以在那里找到渴望的社交互动,尤其是在经历两年的社交距离之后。购物中心不再局限于销售商品,而是透过个性化设计、场景化体验,营造引起情感共鸣的场景,使整个商场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在契合当下个性化消费需求下,为消费者带来独特难忘的购物体验。 我们期待与您分享更多有关轻奢商业项目的设计动态。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