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 CAN设计的重庆麓坊中心获国内外多家知名建筑设计媒体报导

CAN设计的重庆麓坊中心获国内外多家知名建筑设计媒体报导 08 November 2022 CAN 欣然分享最近重庆麓坊中心获多家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媒体报导,包括国内权威建筑媒体《ARCHINA建筑中国》、《设计宇宙》、《Archello》、英国建筑杂志《Architects’ Datafile Magazine》、《Building Projects》、全球零售与休闲行业杂志《RLI》、在线国际建筑杂志《A As Architecture》、《88Design Box》等。 CAN为重庆麓坊中心提供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CAN设计团队通过「多维度的场景交互」实现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体验及渝文化风貌的全新再现。设计结合重庆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势特点,从多维度无缝、巧妙地将人行流线与区域零售、餐饮市场、购物中心及办公等主题功能建筑串联,致力于创造集城市门户形象、都市绿洲和创意文化空间为一体的聚集地, 构建出全新的城市商业体验。重庆麓坊中心于本年分别获得亚太房地产大奖及缪斯设计大奖白金奖。 点击以下链接以查看报道原文: ADF: https://architectsdatafile.co.uk/news/can-reveals-design-for-chongqing-yuelai-tod-development/ ARCHINA: http://www.archina.com/index.php?g=works&m=index&a=show&id=12850 A As Architecture: https://aasarchitecture.com/2022/08/chongqing-yuelai-tod-by-can/ Arcello: https://archello.com/project/wide-horizon-chongqing-tod Building Projects: https://www.building-projects.co.uk/news/can-reveals-design-for-chongqing-yuelai-tod-development/ Designverse: https://www.designverse.com.cn/content/search/article/zhong-qing-lu-fang-zhong-xin-can-design-limited RLI: https://www.rli.uk.com/can-reveals-chongqing-yuelai-tod-design/ 88 Design Box: http://88designbox.com/architecture/can-reveals-design-for-chongqing-yuelai-tod-development-4949.html 相关动态

奖项 | CAN 喜摘两项2022 GRANDS PRIX DU DESIGN 全球设计大奖金奖

CAN 喜摘两项2022 GRANDS PRIX DU DESIGN 全球设计大奖金奖31 October 2022 CAN 欣然宣布最近荣获两项2022 GRANDS PRIX DU DESIGN 全球设计大奖,团队凭借佛山顺德广场及重庆麓坊中心摘取双金。CAN的项目在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登榜单。 北美著名设计奖项GRANDS PRIX DU DESIGN(GPD)设计大奖于2007年在蒙特利尔创立,迄今为止已举办十五届。该奖项鼓励改善大众的生活质量和建筑环境的设计师,是一个表彰优秀人才、创意专业人士以及信赖他们设计天赋的客户们的设计类赛事。 有关得奖项目: 佛山顺德广场 GPD 2022 建筑设计 – 概念设计及方案 – 金奖 占地80,000平方米的商业购物中心是综合体开发的核心项目,地上四层,地下两层。 B2层可直接連通地鐵站平台,直通地下商业街。 项目是佛山首批公共运输导向型开发项目,更是佛山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作为未来重点打造的产城商融合发展标杆项目,设计势将成为城市潮玩目的地。 项目以「都市潮乐园」为设计概念,旨在打破传统的商业项目模式,透过注入大量标志性建筑亮点及实验性主题体验空间,为当地打造一站式以”文化旅游”、 “玩乐体验”、 “社交吃喝” 为主题的区域性微旅热点。设计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和体验场景,将不同属性分区套入项目范围,以提升及突显佛山在区域内的独特性及重要性。项目将成为当地地区性的都市乐园,为访客带来新生代沉浸式购物体验并提供独一无二的公共领域和商业体验设计。 重庆麓坊中心 GPD 2022 建筑设计 – 概念设计及方案 – 金奖 麓坊中心位于重庆悦来创艺城——两江新区的重点发展区域,两江新区作为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秉持可持续规划理念,旨在打造宜居生态示范区,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CAN设计团队通过「多维度的场景交互」实现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体验及渝文化风貌的全新再现。设计结合重庆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势特点,从多维度无缝、巧妙地将人行流线与区域零售、餐饮市场、购物中心及办公等主题功能建筑串联,致力于创造集城市门户形象、都市绿洲和创意文化空间为一体的聚集地, 构建出全新的城市商业体验。麓坊中心的设计将为两江新区创造多维度、注重探索与体验的生活方式,成为展现在地文化与风貌的全新门面。 以上两个项目将成为铂金奖、大奖、 国际大奖和年度大奖的入围者并进行进一步竞逐,最终结果将在2022年10月12号在蒙特利尔举办的庆典晚会中宣布,敬请期待。 相关动态

思维观点 | Sharon Chan:创意标识视觉设计的力量

Sharon Chan:创意标识视觉设计的力量 26 September 2022 不少人谈到视觉品牌塑造,总会将它与标志设计相提并论,其实视觉品牌塑造集合了平面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等跨学科领域,是一个多维度的创作整合。Sharon Chan是CAN 的标识及导视系统设计总监,在设计、标识、导视和品牌设计领域拥有超过 20年的专业经验。她曾参与的项目包括香港置地的重庆光环购物公园、新鸿基地产的上海徐家汇中心第一期和第二期、香港圆方、上海国金中心和上海环贸iAPM。 凭借对时尚与文化的敏锐触觉,Sharon 交付客户的设计方案总是创新与知性并重。今天Sharon与我们分享她在视觉品牌塑造方面的经验与所思所想。 1. 对你而言,何谓视觉品牌塑造? “视觉品牌塑造透过平面、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多维度融合,为物理空间营造独具特色的体验,一份传达品牌视觉与具有情感交互性的空间体验。其实无论您称它为环境品牌塑造还是建筑平面设计,目标还是离不开在环境空间中实现人为参与,建立情感联系。简而言之,环境品牌设计让项目与访客从情感层面上建立独特的联系。视觉品牌塑造不单纯是标志创作,当中同时包含互动、数字、有趣、未来派元素以及惟美主张。我们将人性化设计理念注入设计当中,除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性外,在环境空间中也有艺术美化作用,成为环境氛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个融入品牌元素的环境能营造独有魅力,让项目一枝独秀,单是这个原因已值得房地产开发商投入更多资源。以零售项目为例,近年相继落成的大型商场多不胜数,几乎每月都有购物中心开幕,要让访客轻易将您的项目与其他品牌资产区分,就必须给环境导入品牌内核。环境品牌设计使您的品牌基因战略性地融入空间,创造完整的感官体验。这种独特并叫人难忘的元素,可以增强品牌认知度,同时为客访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您希望将零售项目提升到新的水平,您应该为空间塑造一种崭新体验,并通过设计敍述您的品牌故事。” “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建筑设计还是以人为核心。“ 2. 什么让环境品牌设计突围而出? ”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对环境品牌设计项目相当重要,打个比喻,一位建筑师可能在建筑物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与结构美学方面非常出众,但他在处理标识及导视系统的能力未必同样有着高水平。当不同专业的人通力协作,透过个别专长与洞见,项目自然可以事半功倍。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跳出思维定势,设计团队在创建品牌环境时,需要把与时俱进落到思想行动上,才足以交付创新方案。” 3. 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佛山顺德广场这个项目吗? “佛山顺德广场是一个占地80000平方米的商业购物中心,坐落于广佛同城核心发展区域”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CAN受委托为项目的商业部分提供建筑设计及零售规划。 我们以”潮”(Chill)这个字为商场定义,对应其中文读音”潮”(ciu4),意思是酷炫与时尚。我们认为商场设计不应单纯与零售相关,反而更应担当公园的角色,让访客乐中其中,流连忘返。我们的平面设计团队与建筑团队密切合作,以”都市潮乐园”作为品牌定位和主张。团队将字体排印设计结合到建筑空间,打造了一个瞩目的品牌视觉。 这个品牌身份建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图形风格的氛围,与年轻人青春跃动的精神相依相偎。设计团队希望在空间呈现一种富有赛博庞克的视觉风格,以迎合商场提供的各种精彩体验,包括虚拟游戏区与景观绿地。” Previous Next 商场的标志将英文”Chill”和汉字”潮”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字体排印标志。设计团队将标志中的圆圈、加号和斜线透过”一廊”、”二庄”、”三堂”呈现在建筑设计中。 我们透过创建环境图形设计系统,将所有主要节点以贯彻的方式连接起来。”一廊”、”二庄”、”三堂”是该项目的核心元素,交织着城市肌理。”一廊”可以定义为线性的走秀绿廊,贯穿项目内其他绿化地段,形成一个绿色城市网络。”二庄”则利用南北节点创造全天候的冬季花园。而”三堂”由两个南北节点贯通的三个主题区组成,分别以饮食、玩乐、社交为题带出新生代的互动商业体验。 我们的设计将概念嵌入物理空间,把品牌、业务和空间融为一体。我真的很喜欢这种跨学科协作,众所周知,CAN提供从品牌标识到建筑设计的一体化设计,更重要的是,前瞻性思维、多样性和国际视野本来就是团队DNA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建筑设计让人们与周遭环境相互联系,是我们每项设计的中流砥柱。” 相关动态

项目 | CAN 中标郑州商代王城遗址核心区室内设计项目

CAN 中标郑州商代王城遗址核心区两院二期片区室内设计项目16 August 2022 CAN 欣然宣布,其设计方案在多家国际设计事务所的提案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郑州商代王城遗址核心区两院二期片区项目,获委托为项目提供室内设计及零售规划。 拥有千年历史名片的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属郑州市中心紫荆山路与城南路交界东北处,并与三条地铁线接驳。地块展现着商代前期的文明形态,当地考古发掘的文物珍品属于商都时期,见证了郑州三千六百年的辉煌。郑州作为“十大古都”之一,现积极建设为国际大都市,着力构筑历史文化新载体,激发老城复兴新活力,并提升城市质感。项目旨在为商代王城遗址焕发新生机,打造时代郑州新地标。 郑州商代王城遗址项目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是郑州市“两带一心”文旅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要载体。整个项目共有六街六片区,CAN负责的两院二期片区位于主城核心区,邻近商都遗址公园及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具有突出的区位及交通优势。项目同时邻近郑州商代古城墙,是遗址的灵魂所在,亦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留当地历史文化风貌,设计将以古文物为灵感,创建具文化特色且多样的体验空间。 CAN董事吴婷茵表示: “CAN非常高兴能参与打造古都郑州的标志性文化地标,我们的设计将回应城市发展目标 – 构建文化、旅游、商业、城市的产业业态和文化形态,核心围绕传承历史文化脉络,打造高品位文化新地标,成为集零售、餐饮、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和高品质特色主题精品商场。CAN 将以快耍慢活来定义东西轴线和南北轴秩序,回应城市格局并诠释全新的空间与流线关系,从而打造一座有温度且令大众有共鸣和互动的生活方式中心。” 请持续关注CAN,我们期待进一步分享相关设计。 项目资料 地点:中国郑州 客户:郑州商都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别:商业零售 服务范围:室内设计、零售规划 相关动态

工作室 | CAN 实习计划 培育未来设计新星

CAN 实习计划 培育未来设计新星1 September 2022 CAN 每年都会邀请来自不同背景和国籍的学生加入设计团队,参与为期 6-8 周丰富且充实的实习计划。我们很高兴今年欢迎六名实习生 – Tinnie Ma, Billy Chen, Helen Qin, Marco Chan, Manli Yeung, Kayee Wong加入我们的建筑及室内团队,他们刚于九月初完成整个实习计划。 今年的实习生分别来自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他们积极参与团队内的广泛项目,当中包括竞赛方案及发展中的商业零售、综合体项目。过程中他们累积设计经验,体验设计工作室的文化。实习计划为学生提供学习实用技能的机会,沉浸在创造建筑环境的过程中,并探索职业抱负。 CAN常务董事周汉邦 (Stephen Chow) 表示:“我们的实习生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规模及领域的项目中经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 CAN,我们将培育下一代的使命付诸行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并通过实践经验支持他们的全面发展。我们期待未来设计新星的加入,与我们携手塑造未来场所。” 我们深信,体验工作室文化是计划的亮点之一。作为一家年轻、充满活力及新锐的建筑公司,CAN有别于其他建筑实务所,我们更着重团队的沟通及交流,不论是实习生或任何职位的同事们,我们都给予他们发挥空间,让他们表达意见及创意思维,我们尊重不同的声音。我们享受工作与生活平衡,CAN多样化的团队活动令同事们能从不同的文化活动中彼此交流,激发创意。 Previous Next 以下是实习生们的分享节录: 1.你在CAN 的实习中的经历是怎样? Tinnie Ma: “我觉得现在更熟练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并且我了解到设计思维流程,亦体会了在现实职场环境中完成不同任务时的适应性和效率。另外,我亦了解到在中国的投标工作流程,以及团队合作如何在有效交付最终设计包发挥关键作用。” Kayee Wong: “CAN 让我有机会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参与多元化的项目,包括竞赛和现实项目。此外,董事们和其他同事都非常友好,实习生在轻松的讨论环境中,有机会表达他们对项目的想法、设计理念或意见,而团队的凝聚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illy Chen: “这八个星期是充满欢笑、挑战和宝贵的时光。我很高兴在这里遇到了很友善和多元化的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国内项目并进一步了解一些法规。我亦很喜欢 CAN 的工作室环境和团队文化。” 2. 你在 CAN 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 Marco Chan: “还记得刚来实习的第二天就被邀请参加CAN 周年庆祝活动,我感受到大家WORK HARD …

项目 | CAN 揭晓龙华超级商圈人民路商业街区国际竞赛方案

CAN 揭晓龙华超级商圈人民路商业街区国际竞赛方案 引领城市脉动16 August 2022 CAN 早前与华阳国际、AECOM 及戴德行联合参与龙华超级商圈人民路商业街区国际竞赛设计,在来自全球11个国家,104家设计单位(联合体)中突出重围,进入国际竞赛的城市设计及概念性建筑方案阶段,与多家知名的国际建筑事务所同场竞技,包括Zaha Hadid Limited、Aedas Asia Ltd、MLA+B.V.和SAA Architects Pte Ltd等。方案针对龙华区产业基础优势及核心热点,带领龙华在数字产业新浪潮中突围而出。设计以构建多元场景标志性载体为目标,旨在全面打造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项目背景 龙华是深圳三大创意之都新中心之一,而且十四五期间提出的“数字龙华”为区域下个十年的发展锚定了新方向, 龙华将成为数字经济先行区,吸引更多高水平数字经济人才。龙华超级商圈是龙华区六大重点片区之一,雄踞大湾区东岸中轴核心地带,将成为深圳都市核心区新中心、中部发展轴,承担着提升龙华生活品质的重要职能。除助力产业升级外,在多元场景的应用上更应发挥其媒介的互动作用,建设龙华的未来城市。 数字启程 脉动未来 设计以“数字启程,脉动未来“为核心定位,旨在改变过往龙华对外通达性欠缺、公共开放空间分布不均,现存城市肌理杂乱等关键课题,构建系统化多元的城市功能业态及面向未来升华的智慧社区。设计旨在打造项目未来湾区数字场景消费首选地,成为深圳创新体验新橱窗。 Previous Next 概念生成:脉动 PULSE 方案利用“脉动“(Pulse)”为设计概念,在龙华创建脉动贯穿城市,由数字世界与自然环境触发而来的生命节律,连通三片更新地块,打破商业和公共生活的空间边界,开启龙华活力共享城区。设计为龙华打造四张新名片:一张“在地微旅名片”、一场“数字艺术烟火”、一座“层叠森林客厅”、一个“未来都市典范”。城市设计亦借由十二营城锦囊,聚焦人民路“华丽一公里”商业轴线的打造,为城市注入跃动的生命力,引领城市脉动并提升人文体验。 具象化呈现数字艺术的未来之城 设计通过多种策略打造龙华成最具活力风尚的城市地标,当中包括串联人民路片区南北特色的主题业态,塑造两则连续城市界面并营造活力街道空间,提供丰富多样的业态及游览体验。为使龙华成为湾区周末城市游憩的系统载体,设计设有快达宜游的社区绿色街道,以提升街道宜游品质,并组织贯穿南北的漫游体验型城市通廊,打造易达的微度假目的地集群。城市产业生态链聚合高度复合的“产-商-旅-居”融合发展带,营造虚实共生的特色项目场景并完善片区数字基础设施。 Previous Next 承载文化、生活、微旅的无界共享空间 随着未来铁路支线在龙华站点建成,方案设想TOD多首层节点未来将承接国际交往中心的跨区域人流,形成商务、办公、商业为一体的重要城市活力核心,无缝衔接地上、地面、地下人流动线。 方案希望搭建连续的城市活力界面,结合特色村落式商业街区,以商业界面串联起一系列公共项目与开放空间,打造活力超级商圈和联通城区的漫游体验型绿色活力通廊。 *如需了解更多有关项目信息或媒体转载,请联系CAN市场部: marketing@can.hk 相关动态

思维观点 | 走进CAN董事吴婷茵Ada Ng的室内设计世界

走进CAN董事吴婷茵Ada Ng的室内设计世界18 March 2022 CAN董事吴婷茵Ada Ng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拥有超过17年的专业经验,尤其擅长做商业零售、办公及综合体项目的把控,结合建筑、景观、室内、标识为一体。Ada善于带领跨专业团队进行设计,将设计和实践完美结合。她致力打造以人为本的设计,通过独特的设计思维来构思和塑造别有格调的空间,让访客体会到生活与空间的互动关系。 Ada前后曾带领团队完成亚洲一众获奖项目,包括重庆光环购物公园、香港圆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希慎广场等,广受业界媒体与委托方赞誉,是行内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今天我们与Ada畅谈她的设计世界,了解她背后的设计感悟和生活日常,见证女性设计力量 1. 基于现今的发展趋势,CAN的室内设计理念有何独特之处? “室内设计涉及建筑空间与环境,背后亦牵涉人文、心理、社会、科学等因素影响,是人际和活化生活的载体。CAN各个范畴从项目一开始已环环相扣,一起带动及塑造设计方案。我们没有特定的设计风格,每次皆根据客户的要求、地理文化进行分析,积极将文化、艺术和自然融入到设计之中,同时突出品牌价值。我们不仅旨在创造优质的公共空间,更致力为社区注入活力和文化,以及带来独特环境体验。我们通过设计来讲述故事,以社交化、情景化的空间设计带来具层次的色彩和空间,满足人们的视觉触感和互动体验。 我们的团队拥有多元化背景,除了吸取过往丰富经验外,亦会融合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团队会分享其独特对社会现象需求的视角和兴趣点,利用以人为本和集思广益的方法开展项目,打造度身定制且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 2. 你认为未来室内设计趋势是怎样? “受疫情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消费者的行为、理念和习惯都有所改变,传统的商业和各类空间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除了具灵活变化的特质外,现时不论商业、办公、住宅和机场等都会以自然为设计灵感,室内和户外景观更无缝融合,可见未来对自然和可持续性的重视会继续增长。为配合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尺度空间关系、距离、物料的使用、大至主中庭的空间风格, 小至母婴室的童趣人情味,未来商业设计将会进一步以人性化设计为大前提,以创造一个更有生命力的生活场景和商业空间。 商业室内设计是城市的一个载体,担当着凝聚大众的角色,推动着城市的繁荣与复兴。商业中心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商品的展示,更要满足消费者身心和视觉效果,成为连接生活、工作、娱乐、社交等不同需求的生活的平台和场所。未来将会进一步拓展多元化业态的组合,以科技和文化打造更多场景化及互动体验的复合公共空间。开发商的品牌形象会日益鲜明,根据特定主题创造一个独特的商业和艺术的空间。 3. 你读建筑出身,亦曾修读舞台设计,你认为这如何影响你看待一体化设计的观念? “我本科是在香港修读建筑,属于空间设计,横跨在艺术和技术之间,这驱使我以建筑思维做室内设计,在构建空间建筑感的同时,带来不一样的人文关怀的舒适空间体验。其后我到英国进修舞台设计,为我带来难忘的体会。舞台设计尤其强调营造出的氛围和意境,需要规划出流畅的动线和表演区,以空间布景传达剧中的意念给观众。舞台的空间有限,而且需要配合剧本中的时空变化,所以台上的每一样物品及机关都代表着独特的信息。我们会参考剧本的地域、社会、历史文化的来营造室内设计的空间氛围,同时要求舞台、服装、灯光、音效互相配合,团队作相互的沟通与调整才能追求整体视觉上的协调。 这跟现时我们建筑室内标识一体化设计的概念很相似,我们接到项目后,会跟跨界别团队交流分析,让团队在各自的专业中表达意见并达成共识,互相合作。交流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我们才可以发挥所长,同时确保设计的整体性并在设计语言上达成统一。” 4. 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寻找设计灵感? “我很喜欢「玩」,同时很享受每次认识新事物的感觉,除了在写生的过程中让我留意建筑的每个细节,理解生活景象外,我都喜欢与家人和朋友到不同的地方探索,参与不同的活动。大自然不断演化运行,带给我不同的景观。不同国家的文化也让我眼界大开,带来不少设计灵感。 我有两个孩子,在照顾他们的时候,我会经常思考怎样从他们的角度和需要为他们打造一个快乐、安全和宜居的空间。他们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都给我不少启发,突破设计的界限并丰富现实世界的色彩。儿童业态在现今的购物中心、商业街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为配合不同年龄层的目标客群,我们亦要从不同细节中考虑,提升商场、商业街的活力度和互动性,从而带动客流。” 5. 对于室内设计团队不断扩充,你对年轻设计师有什么寄语? “我的团队都是一群年轻、充满热忱和有活力的设计师,我很欣赏他们工余多才多艺的一面,对各种兴趣包括咖啡冲调、水上运动、滑板、烹饪、种植都有研究,他们会彼此分享交流,这些都是从生活中获取设计灵感的来源,紧贴现今生活潮流与艺术,亦有助了解大众的需要。室内设计需要有敏锐的视角,需要有精彩的视觉表达能力,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爱好为目的,从而打造舒适、实用、健康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会鼓励他们继续好好发展自己的广泛兴趣,去不同的地方探索,因为空间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亲身体验自己与自然和艺术之间的联系才可以融合到设计之中。” 相关动态

工作室 | CAN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

CAN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 07 July 2022 适逢CAN成立 2 周年,我们欣然宣布CAN 现正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最近获委托为数个位于菲律宾和印度的项目进行建筑及室内设计。 CAN由两年前的十余人扩展到现在五十多人的跨学科团队,除了零售设计及综合体外,我们的设计亦涵盖翻新、办公、航空、TOD、休闲等类别。此次扩张标志着 CAN 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时刻。 CAN 常务董事周汉邦 (Stephen Chow) 表示: “我们很高兴能开拓南亚东南亚项目,该地为发展快且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正迎来庞大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幸与致力于改善建筑环境的客户合作,攜手以以人为本及全方位的前瞻设计打造更宜居的城市。CAN在团队结构及领域专业知识方面不断增长,设计能符合市场的未来发展,也能反映时代特色和体现当地文化。 “ 请持续关注CAN,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分享更多相关资讯。 相关动态

思维观点 | Gary Xiong: 商业升级改造的核心逻辑

设计思维:商业升级改造的核心逻辑18 March 2022 CAN董事熊嘉伟(Gary Xiong)在建筑设计和项目管理方面拥有超过14年的专业经验。凭借对本地业界的认知和国际视野的结合,Gary总为不同规模和类别的项目锦上添花。他今天特意与我们分享在商业物业管理中的5个W核心元素。 何时(when)是最佳的改造时机? 为何(why)我们需要重塑项目? 谁(who)是目标受众? 翻新的重点在哪里(where)? 建筑改造有何(what)优势? 当一个设施不再吸引优质租户或不再与城市肌理互相呼应时,那就是探索新设计和转换形象的时候。购物中心的价值包括”地块价值”和”物业价值”;前者取决于商场的位置,而后者则取决于整个项目的维护、设施和卖点等,这就是商业需要通过重塑以保持竞争力和迎合市场需求的原因。 拥有或管理房产的人,例如业主或项目经理,必须以新视角去看待他们当前的房产。他们需要了解购物中心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阶段,确保商业在失去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前进行翻新。就购物中心而言,装修、翻新、品牌重塑和活化更新等术语,针对整体改造的力度,将改造项目分为超大型、中型和小型的改造。超大型-“根据地块特色进行全面的重建和改造”。大型-“大规模的扩建或改建并加入新建筑部分”。中型-“提高空间质量但对现有空间的影响有限”和小型-“较低程度的战略性干预:旨在善用没被充分利用的空间”。所以说翻新的规模由商业建筑本身决定。 北京中关村广场改造项目 北京中关村广场改造项目属于”超大型”规模。项目旨在将一个孤立的地段改造成公园式的商业街区,创造一个融合艺术、文化和创新设计的地标,满足新一代的需求。CAN首先考虑灵活性的设计,竭力在实际限制内进行探索,尽可能以最低成本将改造后的回报优化。毕竟,以最少投入成本换取最大成果是我们的核心原则。 我们为这改造项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了解该地区的历史、生活品质和集体回忆,从而探索新的零售生态和商场的新机遇。我们的重点设计包括突破中关村公园原有的传统格局限制,打开封闭的城市界面,打造更灵活、通透的空间交互。项目将绿化公园渗透到各层次空间,以立体的三街连接项目的两个广场节点,保持绿化覆盖充足的同时促进人文交流。设计把地面商业街区化, 同时将地下商业地面化,让公园自然渗透到地面,人自然流通到公园各空间,进一步契合项目整体的创新定位。 Previous Next 项目重塑不仅关乎经济考量,而是转型理念 城市发展就像一场时效性的竞赛,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目标,房地产项目不时需要进行品牌重塑,焦点同时放在物业和它的周边。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机场设施。 机场不再仅作为转乘空间。我们有幸参与中国一个大型机场航站大楼的改造项目,负责提供室内和标牌设计。该项目旨在重塑一个日久失修的机场,将其转型为有着地区特色的目的地,设计以增值服务、智能机场设施、绿化以及提升零售和餐饮的体验为导向。 满足并超出客户的期望是我们的使命 韩国仁川Lotte Port Mall的城市更新方案是另一个例子。该国际设计竞赛方案旨在通过对原仁川巴士总站和Shinsegae 百货商场的整体更新改造,打造全新的体验式商业中心和公共空间,无缝连接仁川巴士总站。 我们根据社区需求,制定了一个理想的项目方案,協助客户构思一个渐进的阶段性演变,引入住宅、办公大樓、零售和娱乐設施,在未来10年内陆续将购物中心转型为一个多姿多采的社区枢纽。我们的设计充分利用TOD的独特优势,以立体的思考人行流线策略打造一个充满体验与空间变化的购物中心。设计将重塑都市景观轴线,有机地串联起城市绿轴与一流品质居住社区,为旧城中心注入新鲜的商业活力。 改造、翻新、品牌重塑和活化更新有着多方面的力量,前4个W(何时、为何、谁、哪里)因项目而异,但就改造有何优势而言,答案总是一样的。透过改造和翻新不仅可延长物业的生命周期和减少碳足迹,还可保存现有的产业,帮助它们以全新形象重新吸引公众。 相关动态

项目 | CAN揭晓杭州华丰城市更新设计竞赛方案

CAN 揭晓杭州华丰城市更新设计竞赛方案18 July 2022 CAN揭晓杭州华丰城市更新设计竞赛方案,旨在重塑杭州运河商圈并打造地标新名片,以TOD优势及特色商业满足区域及城市客群一站式消费 、 文化特色体验及新兴休闲的探索。竞赛方案为一片有城市底色的地域,演绎新与旧的融合。 项目由3个地块组成,包括前身为拥有百年历史的造纸厂房,见证大城北的产业发展及生活方式演变。作为杭州工匠文化发源地,项目需要城市界面与文化的同步焕新。该设计方案包括购物中心、商业街、两座达100米及150米高端办公塔楼及酒店等多元业态。项目位于城市核心位置,临近运河商圈,交通便利,直接连接双地铁换乘站且具备TOD优势。 CAN董事熊嘉伟分享道: “该地块地理位置优越且有着工业文化底蕴的顶级土地,造纸厂区块曾在民族造纸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我们提出的方案希望改善旧有的城市界面,同时融合西塘河景滨水活力的开放空间,重建与城市共生的关系。城市设计不单单是重建新建筑,更要是唤醒起人们对往日的场所美好记忆。” 文化卷轴 卷绘杭州 CAN团队以文化卷轴作为设计核心,以文化运河贯通现代城市。设计与古今关系相联系,充分尊重在地文化,并利用其工业文化底蕴焕发新的生机。在注重现代消费体验场景打造的同时,打造融合在地文化记忆与探索未来生态的特色商业。 折纸艺术 传承城市文化记忆 设计受文化氛围浓厚的运河及杭州造纸文化启发,团队以纸为媒,旨在杭城工业文化记忆与城市精神。设计在立面及建筑形态层面上以折纸文化演艺京杭大运河的流动姿态,使得外立成为一个雕塑。同时在造型上与运河大剧院遥相呼应,探索传统文化及记忆的新兴展现方式,增加互动趣味性。 Previous Next 发展运河文化 再现北新关繁华 设计同时设有水上主题市场,呼应着南宋水上飘舟物贸的传统。地块充满城市商贸历史,设计旨在复原古时杭城商业贸易的繁华兴盛景象,集合传统小吃 、特色零售等再现北新关夜市人声鼎沸之盛况,与相邻地块的滨水餐饮美食街相呼应,形成美食文旅探寻路线 。此外,主要商业空间将以连廊打造空中绿洲,并与地铁站点结合,形成三维立体的步行商业及休憩空间。 展开自然人文精彩的探索之旅 这城市更新综合体的设计方案是对周边环境和当地悠久文化的自然反馈,团队对周边环境和当地文化进行了详尽研究。纸,是知识传播、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团队希望透过设计反映造纸文化的魅力,让自然生态与商业空间无界融合与共生,以在地文化及未来场景打造地标商业。 项目资料服务范围| 竞赛设计 – 总体规划、建筑设计 分类 | 商业零售、办公 客户 | 保密 规模 | 商业: 170,000平方米;办公: 110,000 平方米2 状态 | 设计于 2022 年完成 相关动态